loading..

第三十四讲:孙玉文“汉语异读字和古代韵脚字的系联”

时间:2019-12-04

浏览次数:

11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邀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玉文先生于文荟楼十楼中文系会议室做了题为“汉语异读字和古代韵脚字的系联”的讲座。孙玉文先生兼任北京文献语言与文化传承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中国音韵学会理事。讲座由人文学院杨晓宇老师主持,北方民族大学文新学院副院长马辉芬、人文学院杨敏老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

 

 

讲座伊始,孙教授回忆自己曾经的宁夏经历,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引出“韵脚字”问题,并指出其研究现状。随后,孙老师从表面不押韵而实际押韵、异读字字音选取这两个大角度,共五个方面对“异读字和古代韵脚字的系联”展开讲解。

对于表面不押而实际押韵,孙先生从三个方面对该现象进行阐释。其一要留意传世古书中确有异调或异韵通押者,主要因版本错讹所致。其中包括避讳,如清朝的“允”;后人故意改动,如逯氏讹误字“代”。其二要注意表面押韵不和谐而实际和谐者,原因有三。一则为“避免积韵”,对此,孙老师借韩愈《送刘师服》中“售”和尤侯韵相押展开讨论;二则“采取训读”,孙教授用黄庭坚《丑奴儿》中“儿”字、杜甫《骢马行》中“帕”字等不押韵深入剖析;三则“少数甚至个别地方反映乡音”,孙先生用其对唐寒山“自闻梁朝日”、顾夐《酒泉子》等诗中“去”字不押韵作出解释。其三要区分韵脚字的语音对应关系和对比关系,音义结合以确定入韵字。孙老师借助无名氏《打麦谣》中“打”字不押韵指出:同《广韵》《集韵》对比韵脚字,客观上要注意其对比关系及对应关系的区别,还需利用其它注音材料,结合韵书字形,站在词的立场确定韵脚字的语音对比和对应。

从异读字字音选取来说,孙老师针对别义与不别义两种类型展开论述。就别义异读字字音选取来看,孙老师指出需根据其音义匹配情况,并用“本是屎尿袋”的“塗”、魏征《奉和正日临朝应诏》的“山”等进行分析。对于别义的异读字字音选取,孙教授要求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其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列举王绩《三日赋》中“鼻”、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之一中“宪”等不押韵现象。

讲座结束后,孙老师对学生所提“入声字的学习方法”“古代诗文中区别意义异读字的多寡”及“对上古押韵的理解”等问题做了详细的解答。最后,杨晓宇老师结合自身的音韵学学习经历对孙老师此次讲座做了总结发言,认为孙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材料丰富,线索清晰,让我们对韵脚字系联的方法及相关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音韵学学习有了更浓厚的兴趣。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文萃北街217号

邮编:750021

联系电话:0951-5093053

Copyright © サッカー ギャンブル